报名热线:13338638384
一键拨号
专接本招生

00107 现代管理学 综合复习资料

  第一章 导论

  1. 学术界给管理下的定义中,影响较大的有:(1)把管理看作是对组织资源或要素进行协调以达到目的的活动(2)把管理看作是组织的某一专业职能或综合职能(3)把管理看作是一个活动系列,是连续的动态过程,能发挥多种作用,具有一定特征(4)把管理看作是一门艺术

  2. 我们把管理定义为:在社会活动中,一定的人或组织依据所拥有的权力,通过实施既定措施,对人力、物力、财力及其他资源进行协调或处理,以达到预期目标的活动过程

  3. 史前人类社会管理的特点:(1)习惯化的管理方式(2)原始民主的管理制度(3)简单的管理机构(4)人格化的管理权力(5)单一的公共事务管理

  4. 前资本主义各社会阶段的国家管理的特点:(1)管理阶层兴起,管理成为政治统治的手段(2)管理内容趋于复杂,管理权力开始分化(3)管理制度产生,但在管理中的作用受到限制(4)管理思想提出,但经验管理仍占主导地位

  5. 资本主义社会管理的特点:(1)科学管理(2)分权管理(3)法制管理(4)经济管理成为管理的重点

  6. 现代管理的基本特征:(1)系统化管理(2)民主化管理(3)科学化管理(4)法制化管理(5)以人为本(6)追求效率

  7. 管理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1)管理是维系人类正常社会生活的条件(2)管理是社会资源有效配置的手段(3)管理是社会生产力实现的基础(4)管理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保证,还能创造出新的生产力

  8. 管理学的研究对象:(1)研究生产力方面的问题(2)研究生产关系方面的问题(3)研究上层建筑方面的问题

  9. 管理学的学科特征:(1)管理学是一门理论性与应用性相统一的学科(2)管理学是一门定性和定量相统一的学科(3)管理学是一门社会属性和阶级属性相统一的学科(4)管理学是一门软科学(5)管理学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10. 现代管理学的特点:(1)变革性(2)开放性(3)严密性(4)实用性

  11. 现代管理学的研究内容:(1)关于管理、管理学和现代管理学的基本问题(2)关于管理准则、管理规范及管理手段的基本问题(3)关于管理内容方面的基本问题(4)关于管理职能的基本问题(5)关于管理创新与管理国际化的基本问题

  12. 学习现代管理学的意义:(1)学习现代管理学有助于把握现代管理规律,提高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2)学习现代管理学有助于合理组织生产力,充分发挥生产力在人类文明进步中的作用(3)学习现代管理学有助于面向未来,实现管理的国际化与管理创新

  13. 学习现代管理学的具体方法:(1)比较研究法(2)定量分析法(3)历史研究法(4)案例研究法(5)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第二章 管理学的形成和发展

  1. 中国古代的管理思想:(1)中国古代朴素的系统管理思想(2)中国古代的用人思想(3)中国古代的经济管理思想

  2. 近代西方管理理论产生的背景:(1)机器大工业的需要(2)市场竞争的需要(3)提高生产效率的需要(4)阶级斗争的需要

  3. 近代西方管理理论的先驱者:(1)小詹姆斯·瓦特和马修·鲁滨逊·博尔顿(2)亚当·斯密(3)罗伯特·欧文(4)查尔斯·巴贝奇(5)安德鲁·尤尔(6)丹尼尔·麦卡勒姆和亨利·普尔

  4. 古典管理理论:指以泰罗为代表的科学管理理论,以法约尔为代表的一般管理理论和以韦伯为代表的管理组织理论

  5. 泰罗科学管理理论的内容主要有:(1)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效率(2)为了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必须为工作挑选第一流的工人(3)为了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必须实现标准化(4)在制定标准定额基础上实行差别计件工资(5)设置计划层、实行职能制(6)对组织机构的管理控制实行例外原则(7)为实现科学管理应开展一场心理革命

  6. 法约尔一般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有:(1)区分了经营与管理的概念并论述了人员能力的相对重要性(2)概括并详细分析了管理的五项职能,即计划、组织、指挥、协调与控制(3)阐述了管理教育和建立管理理论的必要性(4)提出了管理中具有普遍意义的十四项原则

  7. 韦伯的管理组织理论的基本内容有:(1)揭示了组织与权威的关系并划分了权威的类型(2)归纳了官僚制组织的基本特征(3)概括了官僚制组织的结构

  8. 梅奥的早期行为科学理论的观点有:(1)企业职工都是社会人,是复杂的社会系统的成员(2)劳动生产效率主要取决于职工的工作态度及其人际关系状况(3)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9. 后期行为科学理论的代表:(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2)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3)弗鲁姆的期望价值理论(4)麦格雷戈的X-Y理论(5)布莱克和穆顿的管理方格法

  10. 现代管理理论的主要学派:(1)管理过程学派(代表人物有美国的哈罗德·孔茨和西里尔·奥唐奈)(2)经验主义学派(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彼得·德鲁克)(3)社会系统学派(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巴纳德)(4)决策理论学派(代表人物有美国的西蒙和马奇)(5)系统管理学派(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卡斯特和罗森茨韦克)(6)权变理论学派(代表人物有英国的伍德沃德和美国的菲德勒等)

  11. 企业文化理论的主要内容:(1)日本的兴起在于文化,在于特有文化基础上的新的管理模式(2)企业管理本身是一种文化现象(3)企业文化的要义,主要体现在企业内部成员间共同的信念、价值观、方向意识、思维方式和日常行为准则(4)作为企业领导,在完成对企业战略、组织、制度、技术管理的同时,应把主要精力用在企业文化的塑造和培育上(5)为了完成对企业文化的塑造与培育,企业领导者必须具有文化意识,克服短期行为及思考肤浅、期望简单妙方的传统习惯,更深刻地考虑问题,并具有新的围绕人做好工作的能力(6)未来企业的竞争,将主要是企业文化的竞争,因而也就是企业领导艺术的竞争

  第三章 管理的基本原则

  1. 管理的基本原则:(1)人本原则(2)系统原则(3)效益原则

  2. 为什么人是管理的目的:(1) 人是目的的观点是现代管理者的共识(2) 人是目的的观点综合了管理学发展的成就(3)人是目的的观点是管理实践的指导原则

  3. 为什么管理活动以人为中心:(1)首先,树立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思想,是做好现代管理工作的根本保障(2)在管理中以人为中心是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前提(3)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是一种充分尊重人的权利的管理,它要求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关系建立在平等信任的基础上

  4. 系统的特性:(1)整体性(2)层次性(3)动态性(4)开放性

  5. 系统的观点在现代管理中的方法论意义:(1)现代管理要追求成功、追求效益,顺利实现预期的目标,就必须坚持运用系统的原则,对管理系统的整体充分、细致地认识和把握(2)根据系统的观点,在对管理系统整体把握的前提下,还要把管理工作的整体科学地分解为若干组成部分或基本要素,并据此进行明确的分工,使管理工作专业化、程序化、规范化(3)在科学分工的基础上,还需要组织严密有效的协作

  6. 在管理活动中,坚持系统原则要做到:(1)具有全局观念(2)关注系统结构的状况(3)处理好管理宽度与管理层次的关系

  7. 决定管理效益的因素:(1)取决于管理者(2)取决于管理对象(3)受管理环境的影响(4)从根本上看,管理效益是由生产方式决定的

  8. 为什么管理者必须重视效益:(1)自然资源的匮乏决定了管理必须注重效益(2)国际竞争的加剧决定了管理必须以效益取胜(3)人类利益的趋同性决定了管理必须以效益为主导

  第四章 管理道德

  1. 管理道德的特殊性:(1)规范对象的特殊性(2)调整对象的特殊性

  2. 管理关系中人际冲突的原因有:(1)管理者之间由于认识不同造成的冲突(2)利益上的冲突(3)管理中的结构性缺陷造成的冲突(4)领导作风方面的问题造成的冲突

  3. 管理道德在调节管理系统中人际冲突时发挥作用的原因:(1)公正性的要求(2)合理的功利要求

  4. 管理道德的功能:(1)管理道德有助于增强管理人员的自我约束能力(2)管理道德评价是考察和遴选管理人员的一个重要手段(3)管理道德为管理活动提供正确的价值导向(4)管理道德是管理者自我完善的重要途径(5)促进管理系统中人际关系的道德化

  5. 怎样做一个有道德的管理者:(1)在下级面前,应以身作则(2)密切联系部属,虚心听取下级的批评意见(3)加强管理的民主化(4)肯定部属的成绩(5)正确运用情感激励

  6. 最基本的管理道德规范有:(1)忠于职守(2)遵纪守法(3)实事求是(4)团结协作(5)尊重人才

  7. 管理人格的具体体现:(1)自觉的责任意识(2)真诚的服务意识(3)清廉为公的追求(4)主持公正、维护正义(5)言而有信、行而必果

  8. 管理道德评价应做到哪三个统一:(1)动机与效果的统一(2)目的和手段的统一(3)选择自由和道德责任的统一

  9. 管理道德教育的过程包括:(1)提高管理首先认识(2)陶冶管理道德情感(3)锻炼管理道德意志(4)坚定管理道德信念

  第五章 管理的基本手段

  1. 管理的基本手段:(1)行政手段(2)经济手段(3)法制手段(4)思想教育手段

  2. 行政手段的基本特征:(1)权威性(2)强制性(3)垂直性(4)随机性(5)无偿性

  3. 行政手段的作用表现在:(1)行政手段的运用可以使组织内部实现统一目标,统一意志,统一行动,获得系统整体的功能,从而使组织上层制定的方针和政策得到贯彻,实现对全局活动的有效控制(2)运用行政手段,具有快速、灵活、高效的特长(3)在一切管理手段中,行政手段是比较简单的手段,但却是最为基本的手段,行政手段的运用是一切其他管理手段的基本保障

  4. 管理者在运用行政手段时必须注意:(1)突出目标导向(2)建立一套严密的组织机构(3)处理好管理宽度与管理层级的关系(4)权责一致

  5. 法律手段的主要特性:(1)强制性(2)规范性(3)概括性(4)稳定性(5)可预测性

  6. 法律手段的作用:(1)运用法律手段可以保证社会运行和组织内部的必要秩序(2)运用法律手段能够调节管理因素之间的关系,使管理系统具有稳定性(3)法律手段对管理系统的发展有促进或阻碍的作用(4)法律手段使管理活动纳入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

  7. 使用法律手段时应注意的问题:(1)法律的内容要与整个社会和组织内的道德舆论水平相适应(2)要在整个组织系统中强化法律意识、树立法律的权威性(3)要有有效的法律机构和体系来保证法律的实施(4)要根据客观事物的具体情况,选择正确而适用的法律调整方法

  8. 经济手段的具体内容:(1)价格(2)税收(3)信贷(4)工资(5)奖金(6)罚款

  9. 经济手段的主要特性:(1)调节性(2)灵活性(3)平等性

  10. 为什么经济手段是管理者最为乐意使用的管理手段之一:(1)对于管理系统来说,经济手段的运用,可以形成一个强大的向心力(2)运用经济手段的管理往往是最富有弹性的管理(3)运用经济手段进行管理,还可以促使健康的人际关系生成

  11. 思想教育手段的性质:(1)思想教育手段是实现管理目标的思想保证(2)思想教育工作是提高人的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3)思想教育工作的内容极其丰富

  12. 思想教育手段的主要特征:(1)目的性(2)科学性(3)启发性(4)艺术性(5)长期性

  13. 思想教育手段的功能:(1)思想教育手段在宣示管理系统总体目标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2)思想教育手段可以从人的精神中激发他们的积极性(3)思想教育手段可以提高人们的群体观念和团队精神

  14. 思想教育手段的运用:(1)坚持说服教育,以理服人(2)做到翔体贴下属,以情感人(3)自觉地探索思想教育工作的艺术(4)在管理系统中,树立正气,创立良好的思想文化环境

  第六章 目标管理

  1. 目标的性质:(1)客观性(2)层次性(3)多样性(4)网络性(5)时限性(6)可考核性

  2. 组织目标的作用:(1)目标为组织指明方向(2)目标具有激励作用(3)目标具有凝聚作用(4)目标是组织考核的依据

  3. 确定目标的原则:(1)要把关键性目标与目标的全面性结合起来(2)要把目标的统一性与灵活性结合起来(3)要把目标的科学性与预见性结合起来

  4. 确定目标的步骤:(1)全面搜集情况,掌握内外信息(2)提出目标方案(3)评价目标方案(4)选定目标

  5. 目标展开的环节:(1)目标分解(2)对策展开(3)明确目标责任

  6. 目标管理的内容:(1)注重工作的效果(2)注重管理的综合性(3)建立目标责任制

  7. 目标管理的特点:(1)目标管理是参与管理的一种形式(2)目标管理强调组织成员的自我控制(3)目标管理是一种系统整体的管理方法(4)目标管理是一种重视成果的管理方法

  8. 目标管理的的步骤:(1)建立一套完整的目标体系(2)组织目标的实施(3)进行目标考核

  9. 实施目标管理应注意的问题:(1)各级主管人员对它有详尽的了解和认识(2)各级主管人员了解决策和计划工作的前提条件和组织的基本战略的政策(3)主管人员必须认真理解组织的宗旨、使命,认识影响组织发展的各种因素,并依据科学的程序来确定目标(4)要特点注意防止目标管理变成一种短期行为,必须时时把握从长期目标的角度去制定目标管理的目标这一方针(5)要注意把握目标的明确性、稳定性和灵活性之间的度,要使目标既有明确性、稳定性,又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

  =================================================================================

  第七章 组织管理

  1. 组织的机构:(1)直线型组织(2)职能型组织(3)直线参谋型组织(4)矩阵型组织

  2. 影响组织设计的因素:(1)组织环境(2)组织战略(3)组织规模(4)组织技术(5)权力体制

  3. 组织设计的原则:(1)任务和目标原则(2)分工和协作的原则(3)命令统一原则(4)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原则(5)职、责、权、利相对应的原则(6)执行与监督机构分设的原则

  4. 影响管理宽度的因素:(1)主管人员与其下属双方的素质和能力(2)所面对的问题的种类(3)授权(4)使用标准程序的程度(5)管理信息系统的先进程度(6)组织文化的凝聚力

  5. 组织变革从属的目标:(1)使组织适应环境,以便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求发展(2)改变组织成员的观念、态度、交往手段和彼此联系的方式等

  6. 组织变革应从哪些方面入手:(1)以组织结构为重点(2)以任务和技术为重点(3)以人为重点

  7. 组织变革的原因:(1)频繁的决策失误(2)组织成员间沟通不灵(3)管理业绩长期不理想(4)缺乏创新

  第八章 人事管理

  1. 人力资源的特征:(1)具有时效性(2)具有时代性(3)具有能动性(4)具有重复开发性

  2. 人员选聘的意义:(1)人员选聘满足了组织发展对人员的需求(2)人员选聘是确保组织人员具备较高素质的基础(3)人员选聘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组织的稳定(4)人员选聘的过程也是组织树立自身形象的过程

  3. 人员选聘的原则:(1)效率优先原则(2)双向选择原则(3)全面原则(4)公正公开、竞争择优原则

  4. 人员考评的意义:(1)人员考评是组织对人员选聘结果加以检查的基本依据(2)人员考评是合理安排、使用和调配人员的基本依据(3)人员考评是对组织人员进行培训的基本依据(4)人员考评是确定人员的晋升与报酬的基本依据

  5. 人员考评的原则:(1)实事求是原则(2)全面考评原则(3)公正公开原则(4)激励原则

  6. 人员培训的意义:(1)人员培训是实现人事和谐,提高组织运作效率的有效方法(2)人员培训是培养人才、调动组织成员积极性的重要途径(3)人员培训是增强组织中管理人员能力的重要手段(4)人员培训是树立组织文化的有力杠杆

  7. 人员培训的原则:(1)学以致用原则(2)全面培训原则(3)全员培训和重点提高原则(4)严格考评和择优奖励原则

  第九章 信息管理

  1. 管理信息的类型:(1)战略计划信息(2)管理控制信息(3)作业信息

  2. 管理信息的作用:(1)管理信息是保证决策和计划科学性的前提条件(2)管理信息是管理系统控制的依据和手段(3)管理信息是管理系统中各工作环节和管理层次互相沟通、联络的纽带和桥梁

  3. 管理信息系统的工作原则:(1)数据的收集(2)数据的处理(3)信息的存储(4)信息的传输(5)信息的输出

  4. 管理信息系统的类型:(1)手工操作系统(2)机械处理系统(3)电子系统

  5. 为什么现代管理者在建立一个管理系统时,都能够重视建立管理信息系统:(1)管理对外部信息的需 求决定了管理信息系统的重要性(2)管理系统内部沟通对建立管理信息系统提出了要求(3)现代技术为建立专门的、高效的管理信息系统提供了可能

  6. 管理信息系统给管理带来的革命:(1)它改变了组织的结构(2)它改变了传统的官僚制控制方式(3)改变了组织的权力关系(4)促进信息流动模式的改变

  7. 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应遵循的原则:(1)要有明确的目的性(2)要坚持系统的完整性和统一性(3)要具有可靠性(4)要有相对的独立性(5)要注意其适应性和灵活性(6)要讲究经济效益

  第十章 财务管理

  1. 财务管理的任务:(1)合理筹措资金(2)有效地利用各项资产

  2. 财务管理的制度性措施:(1)在组织编制预算时,需要做到量入为出、收支平衡、保证重点、兼顾一般(2)财务报告必须真实准确地反映本单位或本部门的预算执行情况(3)加强资产管理,防止资产的浪费和流失

  3. 财务管理的方法:(1)财务预测(2)财务计划(3)财务控制(4)财务分析(5)财务检查

  4. 预算管理的具体表现:(1)实现收支统一管理(2)实行定额、定项拨款(3)实行超支不补,结余留用

  5. 如何做好支出管理:(1)建立健全支出管理制度(2)保证基本支出需要(3)对支出薄弱环节实施重点管理(4)严格专项支出的管理

  6. 财务监督的形式:(1)事前监督(2)事中监督(3)事后监督(4)内部监督(5)外部监督

  7. 财务监督的目的:(1)保证组织的财务活动执行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和财务规章制度(2)促进组织的财务活动按照厉行节约,反对奢侈浪费的原则进行,以励其注重资金使用效益(3)力求组织财务活动量入为出,突出重点、兼顾一般

  8. 财务分析的内容:(1)分析预算编制情况(2)分析预算执行情况(3)分析收入、支出情况(4)分析资产使用情况(5)分析人员增减情况(6)分析财务管理制度建设情况

  第十一章 决策

  1. 决策的要素:(1)决策者(2)决策目标(3)决策方案(4)决策环境(5)决策后果(6)决策变量(7)决策评价

  2. 决策的特征:(1)决策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2)决策是多种方案的选择(3)决策必须着眼于未来

  3. 决策的作用:(1)决策是管理的核心内容(2)决策关系到管理的绩效(3)决策是管理者的主要职责

  4. 决策的原则:(1)信息准全原则(2)科学可行原则(3)对比选优原则(4)科学民主原则(5)反馈原则

  5. 决策的程序:(1)搜集信息(2)发现问题(3)确定目标(4)设计方案(5)分析评估(6)选择方案(7)试验实证(8)实施决策

  6. 决策的软方法:(1)头脑风暴法(2)德尔斐法(3)列名小组法(4)方案前提分析法(5)提喻法(6)创造工程法

  第十二章 计划

  1. 计划的特点:(1)计划具有目的性(2)计划具有普遍性(3)计划具有适应性(4)计划具有经济性

  2. 计划的作用:(1)计划有利于管理者进行协调和控制(2)计划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3)计划能够弥补情况变化所造成的损失

  3. 计划工作体制的内容:(1)计划工作机构隶属于各级管理系统的决策机关,并接受决策机关的领导和制约(2)计划工作必须建立严格、科学的论证制度(3)计划工作部门制定出来的计划要经过决策机关的批准(4)下级计划部门必须接受上级计划部门的指导

  4. 计划的内容:(1)目标(2)措施(3)步骤(4)约束条件

  5. 计划的种类:(1)高层计划、中层计划、低层计划(2)长期计划、中期计划、短期计划(3)指令性计划、指导性计划(4)综合计划、局部计划、项目计划

  6. 制定计划的程序:(1)分解整体目标,确立分支目标(2)确定实现分支目标的机构和人员(3)预测分析组织实现目标的资源条件和客观环境(4)拟订具体行动方案(5)制定工作规范和行为准则

  7. 制定计划的原则:(1)统筹原则(2)重点原则(3)弹性原则(4)连续性原则

  8. 制定计划应注意的问题:(1)加强调查研究(2)进行科学预测(3)吸收专家、群众参与制定计划(4)计划要勇于创新

  9. 制定计划的方法:(1)定额法(2)比较法(3)整体综合法(4)滚动计划法

  第十三章 指挥

  1. 指挥的特点:(1)权威性(2)垂直性(3)统一性(4)明确性(5)强制性

  2. 指挥的类型:(1)依据指挥者与被指挥者之间关系的不同,分为直接指挥和间接指挥(2)依据指挥活动中对下级要求的不同,分为命令式指挥和指导式指挥

  3. 指挥的方式:(1)口头指挥(2)书面指挥(3)会议指挥

  4. 影响指挥实现程序的因素:(1)指挥的目标与手段的合理性(2)指挥权力的强弱程度(3)指挥客体的潜在能力(4)组织环境

  5. 指挥者在下达目标任务之前应注意的问题:(1)下属部门与人员对目标的认识以及对目标所持的态度(2)下属部门与人员对各项目标在组织整体目标中地位及作用的认识(3)下属部门的资源状况(4)下属部门与人员对组织整体的评价和对指挥者的认识、

  6. 如何确定权责关系:(1)赋予责任(2)授予权力(3)确保职、权、责的统一

  7. 为什么说及时发出行为指令对全面落实计划至关重要:(1)指令使各部门、单位及人员有了更明确、具体的行为依据(2)指令在计划不周条件下,及时调整人员行为,确保人员行为的有效性

  8. 指挥者进行资源配置的内容:(1)依据计划要求做好资源配置工作(2)加强资源利用过程中的监督并适时做出调整

  9. 指挥者如何有效地运用指挥方式:(1)适情选择指挥方式(2)综合运用指挥方式(3)使各种指挥方式更加有效

  10. 指挥的原则:(1)以计划为依据(2)统一性(3)秩序(4)强制与说服相结合

  第十四章 协调

  1. 协调的特点:(1)平等性(2)互利性(3)主体广泛性(4)结果不确定性(5)对象复杂性

  2. 沟通的类型:(1)依据信息传递的方向不同,分为下行沟通、上行沟通和双向沟通(2)依据信息传递的方式有无组织系统,分为正式沟通和非正式沟通(3)依据信息传递具体方式的不同,分为书面沟通和口头沟通

  3. 沟通在协调中的作用:(1)沟通可以提高人的思想觉悟,培养人们良好的道德品质,为实现协调创造基本前提(2)沟通可以实现对管理目标、管理政策及管理方式方法上的共识,为协调创造直接前提(3)沟通可以克服阻力,实现协调(4)沟通是管理组织与外部环境相互联系,实现内外协调的前提之一

  4. 协调的必要性与可能性:(1)协调是管理专业化的最基本要求(2)协调是群体活动的基本要求(3)现代管理的客观要求不仅使协调变得非常必要,而且,现代管理活动的社会性又使协调成为可能

  5. 协调的内容:(1)目标协调(2)利益协调(3)思想与行为协调(4)政策与规章制度协调

  6. 实现目标协调的条件:(1)目标的确定要适应外部环境,要考虑外部环境诸因素对组织的要求及影响(2)目标的确定要从组织的资源状况出发,要考虑到组织资源的有限性和组织资源潜力(3)目标的确定要从组织成员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及个人目标出发,最大限度满足组织成员的要求,尽可能使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保持一致(4)从有效实现目标出发,对组织目标进行分解和落实

  7. 造成组织成员的思想认识不能统一的因素:(1)组织成员的觉悟水平有高有低(2)组织成员的认识能力有高有低(3)组织宣传工作跟不上是组织成员思想认识不能统一的又一原因

  8. 协调的过程:(1)了解、把握组织运行过程中各环节、各要素之间可能出现或已经发生的矛盾与冲突(2)对可能出现或已经发生的矛盾与冲突进行具体分析,找出原因(3)采取措施,消除矛盾与冲突

  9. 协调的原则:(1)以人为本(2)客观公正(3)灵活机动(4)注重整体

  10. 协调的方法:(1)酝酿协商(2)建议说明(3)思想教育(4)冷处理或缓冲

  11. 管理体制方面可能出现的问题:(1)权责方面可能出现的问题是纵向权力与责任分配不合理(2)机构设置方面可能出现的问题是层次设置太多和各部门划分太细(3)人员配置方面可能存在的问题是分工不明确和责任心不强(4)组织沟通方面有渠道和堵塞两种情况

  12. 协调的其他要求:(1)全员参与(2)直接接触(3)科学预测(4)总体考虑(5)贯彻始终(6)防微杜渐(7)抓住关键(8)围绕目标

  第十五章 激励

  1. 激励的作用:(1)激励能有效地开发人力资源(2)激励能有效地统一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3)激励能有效地协调利益分配中的矛盾

  2.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给我们的启示:(1)人的需要在纵向上有高低层次之分,即人有低级需要和高级需要(2)需要的产生和满足是有一定顺序的

  3. 确立公平感的途径:(1)改变自己的投入与收益(2)改变他人的投入与收益(3)既改变自己的投入与收益,又改变他人的投入与收益(4)通过自我解释,使得客观上不公平变为主观上的公平,达到自我安慰的目的(5)调换一个比较对象,该对象不是收益比自己小,就是投入比自己大,或兼而有之(6)为了摆脱由不公平感所造成的情绪波动,以及心理上的不平衡,往往通过发牢骚、泄怨气,或制造人际矛盾等手段,去得到新的补偿(7)如果一个特定环境总是使人感到不公平,员工就会要求离开这个环境,到组织中另一个地点或部门工作,甚至是调出组织

  4. 奖惩应遵循的原则:(1)以奖为主,奖惩结合(2)奖惩要讲究时机和场合(3)奖惩手段必须是可以感知的(4)奖惩要讲究充分性和公正性

  第十六章 控制

  1. 为什么控制存在于管理活动的全过程:(1)控制是对组织成员行为的规范活动(2)控制是指向未来的,管理者对既成事实往往是无能为力的(3)控制可以使工作失误及时得到补救(4)控制是主管人员选择何种领导方式的依据

  2. 控制的内容:(1)人员(2)财务(3)作业(4)信息(5)组织绩效

  3. 控制的过程:(1)确立标准(2)对照标准检查实际绩(3)采取措施纠正偏差

  4. 管理控制系统设计中需注意的问题:(1)计划的要求(2)组织结构(3)关键控制点(4)控制趋势(5)主管人员的个性(6)客观性与灵活性

  5. 传统控制方法:(1)视察(2)报告(3)统计资料

  6. 现代控制方法:(1)预算控制(2)程序控制(3)计划评审技术

  第十七章 管理的环境、创新和国际化

  1. 环境对管理的影响:(1)稳定的环境是管理系统发挥正常功能的前提(2)环境是管理系统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3)环境制约着管理系统活动的方向和内容(4)环境对管理过程具有巨大的影响作用

  2. 创新管理的特征:(1)具有首创性(2)具有未来性(3)具有变革性(4)具有先进性(5)具有时间性

  3. 管理创新的类型:(1)从创新的规模以及创新对管理系统的影响程度来看,可分为局部创新和整体创新(2)从创新与环境的关系来看,可分为消极型创新与积极型创新(3)从创新发生的时期来看,可分为系统初建期的创新和运行中的创新(4)从创新的组织程度上看,可分为自发创新与有组织创新(5)从创新的内容看,包括目标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组织机构和结构的的创新、环境创新等

  4. 管理创新的程序:(1)寻找机会(2)提出构想(3)迅速行动(4)坚持不懈

  5. 管理国际化的基本要求:(1)对管理者的要求(2)对计划工作的要求(3)对组织工作的要求(4)对领导工作的要求(5)对控制工作的要求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考本科、空乘、留学,官方咨询报名微信:nhzkzs ,报名热线:13813991986。南航本部脱产学习,生活,就业与统招生资源共享,现有全日制自考本科在校生6000多人,招生规模全省第一!


电话咨询 微信咨询 在线咨询 在线报名